若没有太大意外,高市早苗将在本月中旬被指名为日本新一任首相。
从以往的表态和行动来看,这名潜在的日本新首相对华政策并不算友好。
在历史问题上,她长期否认日本的侵略历史,言论和行动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,过去十年时间里,她还12次参拜靖国神社,甚至还放出了“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会继续参拜”的言论。更过分的是,在台湾问题上她也延续了安倍晋三所谓“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”的论调,甚至升级成了“台海若有事将事关日本生死存亡”的极端表述。
然而,就是这样一位对华态度极不友好的政客,在即将上台之际,为了能和中方见上一面,放出了妥协的信号。
(高市早苗)
按照原定计划,高市早苗将在本月17日至19日靖国神社秋祭期前往参拜。但日前日方一边传来消息,称高市早苗正在考虑放弃这一行程,以避免引发和中国的外交摩擦,同时希望能借此争取在月底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,和中方实现首次会晤。
此外,其幕僚还担心,刚刚上台就参拜靖国神社,可能也会影响她上台后的外交空间和国际形象,所以也在劝她谨慎行事。
但是高市早苗的这一政治妥协,能换来中方认可吗?
答案是存疑的。
一方面,按照外交惯例,在最高层会晤之前,两国政府官员必须先一步接触铺路,所以中日大概率因为时间原因,赶不及在月底之前达成会晤共识。
另一方面,参拜靖国神社只是高市早苗的其中一个问题,而中日之间在其他议题上还存在不少分歧,比如钓鱼岛、台湾议题等,中方都必须要和高市早苗政府讲清楚,而在未获得高市早苗政府的承诺之前,中方大概率不会轻易点头。
站在高市早苗的角度来看,其之所以想要在这件事情上妥协,除了所谓的外交形象以及避免引发外交摩擦之外,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防止让自己成为日本新一任“短命首相”。
虽然现在已经基本确定,其将成为新一任首相,但对她来讲,当选之后真正的挑战才算开始了。
在竞选期间,高市早苗的核心主张就是经济复苏,但结合日本当前的经济环境来看,这一政策主张并不好实施。
(美日在关税问题上仍存在分歧)
当下日本的财政空间已经接近极限,政府债务规模突破新高,占GDP比重甚至超过250%,在发达国家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了,但高市早苗却想要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,增发赤字国债,这将进一步推高收益率,抑制了内部的经济活力。
在民生关切领域,高市早苗一笔带过了民众最关心的养老金缺口、老年人护理资源短缺等问题,未来这些问题若是久拖未决,将使其迅速失去民心。
从外交领域来看,她主张的是把强化日美同盟作为外交领域的核心。但这一举措,将使得日本陷入更加依附美国,难以实现战略自主的困境。而反观美国这边,特朗普本就主张提高日本的驻日美军费用分担比例,美日还在关税问题上存在分歧,日后若双方再次爆发关税摩擦,无法摆脱对美依赖的日本,将付出更高的代价。
军事领域,她还主张修宪强军。但这一议题在日本国内非常敏感,大多数民众认为修宪将改变和平的属性,并担心这一举措会让日本陷入地缘政治冲突当中,当前高市早苗政党在国会的席位,也没有达到能修宪的门槛。
最后,虽然她胜选了,但是自民党派系的基础是非常不稳固的,其最后一轮中多出来的票数,大多来自其他败选阵营,这只能说是党内各派利益妥协的结果,并非是对高市早苗的坚定支持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留给高市早苗的试错机会少之又少,甚至稍不小心,她就会成为日本新一个“短命首相”。
(驻日美军)
而若是能和中方见面,将为其面临的政治困境带来一定的突破。
经济层面来看,中国是一个大市场,若是能让更多的日本产品进入中国,或者吸引中国游客去日本,将能为日本经济增添动力,这样一来,她竞选时候喊的“经济复苏”就不再是空话了,民众看到实质性好处,她的支持率也就稳住了。
在外交领域,高市早苗上台面临的地缘政治背景,是中俄朝日益靠拢,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盟友的支持力度有变,在这种情况下,日方必须通过务实妥协来寻找外交出路。只要不完全和美国绑定,日本在和美方就关税等问题谈判的时候,手中也能多些筹码,避免被美方一头压。
最后是军事领域,她想改宪法、加强军队,可日本人大多反对,怕日本卷入冲突,而且她所在的政党在国会也没足够票数改宪法。要是和中方保持好关系,地区局势就不会那么紧张,老百姓的担心自然会少一些。
总之,对高市早苗而言,改善对华关系并非“可选项”,而是关乎政治生命的“必答题”,若她之后能放下意识形态执念,推动中日对话,即便无法彻底扭转双边关系,也足以缓解当前困局,为自己争取更多政治时间。
九八策略-十大合法配资-在线配资论坛-合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