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优是0基础入小学的,一二年级孩子比较“慢半拍”,但是我不焦虑。
因为我知道,小学阶段就是养习惯的关键期。
坚持“盯”孩子3个能力+2个习惯,没想到她三年级成绩开始上升,四年级班级第一,五年级班级前五。
01
学习好不好,就看这3个基本功
1. 计算能力:数理世界的“童子功”
它是数学甚至是理科学习的根基。
那些上了高年级,数学题一错就是“看错了,没看清,有点马虎了”.....
本质就是基础运算不够熟练.
比如我的一个学生,经常把18➗3写成9,你说她不会吗?并不是,只是一开始记错了,已经养成习惯了,所以一二年级不要慌,先对再提速。
一二年级,可以每天让孩子做10-20道计算题,不要贪多,也不要贪快,先把根基打牢。
2. 阅读能力:孩子的核心竞争力
阅读,直接关联所有学科,小学就开始阅读的孩子,知识储备都更加丰富。
比如我家小二宝,才上幼儿园就会很多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,前段时间看《数学选中了我》里面的数学家和圆周率的知识竟然出现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书里。
会阅读的孩子,总是有很多的知识储备,她们会把点连成线,线连成面。
最后成为自己的知识库。
3. 思考能力:破解难题必备
Ai时代,知道答案不如学会【寻找答案】。
五年级的孩子大多数孩子看到数学应用题开始【空着】,大多是因为缺少拆解、分析和持续思考的韧劲。
引导方法如下:
遇难题“三问法”: “题目到底问什么?”(抓核心)、“已知条件有什么?”(找线索)、“你觉得第一步可以怎么试?”(启思路)。
鼓励“试错”: 允许孩子有思考过程,即使答案不对,清晰展现思路也值得肯定。
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,面对复杂问题孩子不再轻易退缩,主动迎难而上。还可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02
成绩好不好,还要看习惯
1. 独立作业:学生的基本习惯
明确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,现在很多家长出现,一辅导作业家里就是紧张的气息,大多是把孩子的作业当成了自己的。
如果可以把写作业这件事放开手,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也完全完成自己作业。
我们采取的措施:
①、先运动再写作业,更有效率
②、限时写作业,我们利用番茄钟计时法
2. 运动习惯:身体是1,其他的0才有意义
让孩子保持每天1小时运动,可以是上学前的晨跑,也可以是放学后的亲子羽毛球......
会运动的孩子,精力更充沛,情绪更稳定,学习时专注度更高。
想要孩子班级前十,绝对不是只有刷题才可以,用好习惯培养能力,孩子才可以走的更加长远。
九八策略-十大合法配资-在线配资论坛-合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